工作简报(第十期)
作者:时间:2014-10-07点击数:0
工作简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3-4周) 第10期(总第11期)
主办:督导处(质量管理办公室) 编发日期
第一部分 学院两周重点工作
一、学院召开2014年新教师培训会暨庆祝第30个教师节教师座谈会
下午,学院庆祝第30个教师节教师座谈会在培训中心广汇厅召开。座谈会由张方明主持,学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教授代表以及2014年引进的部分新教师参加了座谈会。教授代表、新教师代表结合自己的体会畅所欲言。最后、张方明做总结发言,他说,老教师都将自己实在的经验体会传授给新教师,大家的心紧贴着学院、紧贴着自己的职业。大家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内涵和神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学院事业的发展,为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二、凝心聚力周密部署喜悦迎接传递感动
------学院迎新工作圆满完成
1、学院召开2014年迎新工作布置及协调会
为做好2014级新生接待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周兴中对迎新工作作了具体指导。他强调: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迎新工作是一个学校办学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及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是展示学校师生风貌的一大窗口,是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好时机。二要周到热情,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把工作做细、做实,为新生和家长提供规范、高品质的服务。三要安全有序,切实做好迎新期间的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保障工作,预防在先、防微杜渐,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他希望,所有迎新工作人员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迎新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持之以恒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2、学院召开2014级新生班主任培训会
为了让新生班主任尽快转变角色,提高责任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地迎接新生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会上,张方明首先代表学院对全体新生班主任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对2014级新生班主任提出了要求:一是坚持以生为本,切实承担育人的责任,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从文化、学习、实践多方面着手,建设班风向上、学风端正的班级环境。他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够以“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求实效”十二字方针为目标,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者、学习上的助推器、生活上的贴心人,并从中享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幸福与喜悦。
接着,蒲卫晖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规定,切实负起管理和监督职责,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
优秀班主任代表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心得经验。最后,周兴中对全体新生班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他说,班主任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成学院教育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从“班主任的地位及作用”和“怎样做好班主任”两个方面阐述了担任班主任工作使命崇高、任务艰巨、地位独特、作用巨大。他指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围绕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把握教育管理和就业工作两个重点,树立学习、责任、平等人格三种意识,处理好选用与培养教育班干部、表扬与批评、关心同学与严格要求、抓两头与抓中间四个关系。
班主任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不断加强班主任的选拔任用与考评,力争使班主任队伍更加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3、迎新现场温馨、有序
金色的九月,天气开始变得凉爽,在这美丽的日子里,大一的新同学正式踏入学院的校门。热闹的校园里,满带笑容的新同学,欣喜的父母,热切关心迎新工作的学院领导,无私奉献默默忙碌的志愿者,共同为学院营造出温馨、有序的迎新场面。
迎新过程中,学院在各宣传橱窗、展板上刊登院系特色,名师简介,毕业生就业一览表等介绍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展示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优异成果,让新生和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院。各系制作迎新专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科研成果、专业特色和各专业就业前景等情况。同时,各系还组织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带领家长参观校园、实训基地等场所,并在互动中仔细认真地回答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就有关问题。
紧张而忙碌的一天过去了。整个迎新过程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处处展现学院丰富的内涵建设成果,处处体现周到细致的服务与关怀,做到了让新生及家长满意。家长们带着对师生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带着对学院和同学们未来的期望满意而归。2014级新同学也将开始他们全新的学习生活,为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扬帆远航。
4、各系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
5、学院举行2014级新生军训开训动员暨授旗仪式
周兴中为承训部队进行了授旗。授旗仪式结束后,教官代表和新生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充分表达了支队全体教官与受训学员不负重望,不辱使命,坚决完成2014年度军事训练任务的坚定决心。
最后,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为期10天的2014级新生军训正式开始。
三、学院召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工作会议
会上,蒲卫晖传达了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
蒲卫晖还传达了
学院纪委副书记周定潮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通知,强调在迎新的关键节点上,各系各单位要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教育部规定,坚决杜绝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他同时传达了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对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的通知,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
会上还安排部署了修订完善廉政风险体系建设相关工作。
张方明就学院廉政教育、作风建设强调指出: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校应该是最文明、最讲诚信、最不应该出现腐败的地方,各系各单位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自觉抵制吃喝风等不良风气,要抓紧对群众路线教育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执行力。
四、学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情况推进会
根据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学院党委认真部署安排,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制定完成了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及突出问题制度建设计划。
会上,学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协调组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魏海明就学院各二级单位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制度建设计划中各单位需要修订或新建的制度作了说明,安排了近期工作。他指出,在制定过程中必须紧扣“四个回应”:回应群众提出的意见、回应对照检查材料中查摆出的问题、回应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回应学院督查组和院领导点出的问题。
学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督导组副组长、督导处处长李建民关于制度建设情况作了简要的说明及要求。新增制度建设任务10月底全部完成,同时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注意制度名称的规范性。
黄义仿在讲话中强调,学院整体推进的制度建设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规定时间认真完成。
最后,周兴中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制度建设是学院的根本所在,发展保障,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细化工作。建章立制需严谨,用词字斟句酌,建立健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务实有效,少说空话套话,言简意赅,可操作性强。
第二部分 学院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有效课堂建设
学院组织召开优质共享课程建设推进会
会上,宋贤钧结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优质共享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具体阐释了建设与高质量完成优质共享课的重要意义。他分析了学院优质共享课程建设现状,举例说明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应用。接着,参会教师现场观摩了《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设计和已经完成的微课。
最后,宋贤钧对优质共享课程的推进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课程改革要对目前的现状、课程改革的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课程的核心作用”发挥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改革的注意力要更加集中,对既定目标的执行要坚定不移。二是教务处统筹组织、协调此项工作,各教学系结合实际具体落实,重点突出应用和实效,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推进课程建设。
二、校企合作
1、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订单班”开班仪式在学院举行
在开班仪式上,周兴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在致辞中对来自企业的领导、培训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强调了本次培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他希望全体学员通过培训学习,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成为一名自我管理严格、适应企业需求、掌握高超技能优秀学员。
张方明与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任郭复生代表双方签订了“订单班”培养协议。
应用化学工程系主任王焕梅教授就此次培训的具体工作实施进行了统一安排, 邓自涛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最后,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任郭复生代表企业,向学院多年来对企业发展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对100名加入企业的新员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当前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企业发展规划,并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提出了期望:一是保持理想,保持追求,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二是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竞争力的当代青年。三是要学会合作,敬业勤奋、热情奉献。做一名才智清明、品格完善、潜能深厚、自强自立的青年人,在这个既充满挑战又面临许多机遇的时代,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真正成为公司的栋梁之材。
2、学院与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座谈会
座谈会上,宋贤钧首先介绍了学院校企合作的模式和现状。同时在坚持校企合作的方向、创新合作方式、共享合作成果等方面作了特别的强调。希望信控系、印刷系紧紧抓住校企合作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达到深度融合,真合真作、互利双赢。
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各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德克特国际创新产业与人才孵化基地成立于2009年3月,由美国德克特科技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创办。2011年,合资组建了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西南规模最大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德克特致力于软件开发/测试、数字艺术设计、全球电子商务等高精尖行业输送优质人才。
座谈会上,校企之间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谋就业培训、谈合作的方式、谈合作的意义,促进技术交流、提升师资队,校企之间共同表达了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的意愿。
三、就业工作
青海博华锂业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华东润滑油厂、中石油北京昆仑润滑油厂、正业包装(中山)有限公司、江苏紫昕花边线带有限公司、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德士化工(中山)有限公司来院招聘2015届毕业生。
第三部分 工作动态
1、院团委组织开展“师恩永驻”主题团日活动
为庆祝第30个教师节,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心怀感恩之情,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各团支部在团总支的指导和全体团员青年的精心准备下,组织开展了向老师赠送贺卡、朗诵诗歌散文赞美老师,讲述身边老师耐心细致关爱学生的感人故事,向老师送上一句诚挚的祝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全体老师表达无尽的感激之情。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通过此次主题团日活动,弘扬了我院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对青年学生的感恩教育、激励同学们努力成长成才。
2、应用外语系举办新学期第一次英语角活动
新学期伊始,应用外语系迎来了本学年第一次英语角活动。活动于9月5日下在学院东区广场举行,应用外语系负责人,英语外教Elyse,甘肃农业大学外教Evan,系办工作人员及外语系高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该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热情,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成绩,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广大师生充分参与进来,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活动中,两位外教与外语系高年级学生及外系英语学习爱好者围坐一起,就美国文化、中美文化差异、热门美剧、流行音乐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通过活动,两位外教认为我院学生语言功底较为扎实,对于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习环境中缺乏与外教交流的机会,部分同学羞于同别人用外语交流,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尚待加强,建议应用外语系以后多搞类似的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的环境中去。
3、我院教师在全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康众赛区甘肃赛场比赛中喜获一等奖
9月3至4日,由学院与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最爱我车》栏目、康众汽配连锁甘肃公司主办的2014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康众赛区甘肃赛场的比赛在学院举办。本次大赛共有100多名汽修从业人员报名,经过海选和网络投票,最终有52名选手顺利突围来我院参加比赛。
本次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比赛方式,分为海选、60进30、30进10、晋级赛四个阶段,通过网络投票海选、汽车基础知识测试、计算机汽车故障仿真模拟诊断、实操比赛、现场演讲等环节,意在寻找真正的汽车医生,为甘肃汽修行业的“草根精英”创造机会,打造甘肃汽修专家的晋升平台,真正选拔出“能动手修车、能动嘴讲解、能提笔写出”的“三好”汽车医生。
汽车工程系教
4、电子系与石化系、应化系开展教学交流
电子系郑怡、张小红老师介绍了本课程在石化、应化系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时数、进度及学生反映情况和考核措施。
交流中,石化系老师提出了本系学生在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方面的侧重点,根据企业要求和专业课的需要,希望减少理论、突出实用性。增加惠斯通电桥、电动机和继电控制方面的知识。应化系老师希望加强用电安全、防爆电气知识,培养学生电工方面的动手能力。
这次电子系与石化系、应化系的教学研讨,双方增进了了解,电工电子教研室根据会议的内容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适时调整,结合石化、应化专业特点,努力使课程教学与其专业的要求相接轨。
第四部分 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学生将早餐带进教室,午、晚餐带到宿舍吃,剩余饭菜乱扔乱倒,对宿舍、教室的卫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建议:学生处、各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
2、西区学生食堂数量少,学生吃饭排队拥挤比较严重,食堂就餐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亟待改善。
3、西区操场铺设人工草坪和塑胶后,在操场周围加装了高围栏,但平时大门紧闭,学生上早操、平时活动无场地,在西区校园比较狭小的状况下,新生报到后情况更为突出。建议:尽快完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全天候开放操场,使新修操场发挥作用。
4、尔雅课学习状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到目前为止,有33.3%的教职工还未开始学习。
5、从学生宿舍窗户向下扔垃圾现象依然存在。建议:学生处、各系加强学生日常养成教育,严格管理,减少类似状况的发生。